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的观念,着力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今年上半年,县教育局将改革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开好局、起好步,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着眼于更加优质又均衡、更加公平有质量的发展目标,攻坚“五大任务”,聚力“五项提升”,创新实施“五防五立”,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强化“五支队伍”,推进“五类建设”,抓牢“五个保障”,奋进争先、勇创新局,打好“十四五”开局之战,奋力开创“教育高地”建设新局面,全力打造“温州南部教育中心”“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教育标杆”。
协同推进,基础教育在改革中扩容提质
日前,记者在腾蛟镇凤巢幼儿园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检查模板,准备浇筑混凝土;一旁,混凝土浇捣车正蓄势待发。目前,该工程已经完成了桩基工程。据悉,这是2021年县教育局牵头建设的20所公办幼儿园之一。
在2020年新建10所公办园、实现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建成、投用11所公办幼儿园,9月再开工2所,共将新增3510个学位,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将提高12.53%。同时,率全省之先实行“民转公”改革,通过“租赁创办”“收购转办”等方式,目前已有7所民办园转为“新型公办园”,涉及幼儿2600名。预计我县全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将提升16.2%、达31.8%,预计增幅居全市第一,加快形成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幸福图景。
近年来,我县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新建、迁建、改建学校快速增加学位供给和不断加大投入增加多样化教育资源等方面着手,2021年重点推进县机关幼儿园(异地扩建)、职业中专拆扩建工程、浙鳌高中迁建工程、新城中学新建工程等42个项目,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成功推动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各阶段教育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为大力度推进校网布局调整,2020年下半年以来已撤并薄弱乡村学校9所,就近分流学生到相对好的学校就读,分流、盘活师资168人。”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县大力推进城乡“教共体”建设,按照“以强带弱”“整体提升”的思路组建义务段城乡教共体46对,实现义务段学校“教共体”全覆盖,其中,紧密融合型13对、撤销学校法人13所、实行一校二区;联盟共建型30对、涉及学校62所、实行一体化考核,以上两种类型占比达94%,居全市前列,提前4年完成省定任务。
种种措施,进一步缩小了我县义务段城乡教育质量差距、2021年,我县中考总均分学区间的差距收窄2.4%,小学全科合格率学区间差距收窄4.04%。
此外,我县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提质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平阳中学、浙鳌高中申报创建学术高中,新城中学、浙鳌高中扩建工程已于9月招生。
精准攻坚,育人工作在改革中彰显特色
4月28日—5月7日,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以“中国梦 劳动美”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生劳动周活动,各校全面开展校园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等,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6月29日,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公布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首批培育区(校)名单,全国29所,其中温州11所,我县共有5所学校上榜。今年,教育部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我县20个经典作品入围教育部决赛,“永远跟党走”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经验在国家级刊物《国防教育》刊发推广,平阳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经验在《浙江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推广……以上种种,是我县创新实施“五防五立”育人工作,系统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把“五育并举”的要求落实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平阳学子的缩影。
据了解,“五防五立”是防道德失范,立高尚品德;防学业偏废,立智慧学商;防身心娇弱,立强健体魄;防情操缺失,立健康审美;防四体不勤,立勤劳品质。今年,县教育局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推行“五防五立”,切实把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平阳学子。
我县还配合实施“行政校长”向“业务校长”彻底转变的措施,教研员队伍“准入退出”机制,教研员“入校蹲点制”,今年上半处以来,我县还在全市率先举办全县“班主任节”,率先制定全县小学生学习常规,率先制定全县高中生学习常规,率先设立全县固定教研日,率先出台“在全县开展团队赛研活动的办法”,率先实行“五好学生”评选,率先开展全县五年级、八年级、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县级体质健康普测,以全市“七个率先”开局,全面打造五育融合的“平阳模式”。
另外,我县还推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2020年下半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树立了“教育教学质量优先”的鲜明导向,引导广大教师专心教书、潜心育人。今年上半年,我县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明确8种交流方式,促进城乡师资双向流动、均衡配置,进一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进一步树立“想要调动,先把书教好”的鲜明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数字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数据驱动学校教学管理改进”被确定为省教育系统改革试点项目,并于2021年4月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介绍。“入学入园报名综合集成服务”(省数学社会“揭榜挂帅”项目参与单位)等2个项目列为温州市级数字化改革试点。同时,启动“未来教育”创新区建设,4所省级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其中,2所已通过省级预评估,2所通过市级考察。
引育并举,队伍建设在改革中更加有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主动回应人民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期盼,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促进教育公平,全方位优化教育生态。其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围绕队伍建设,县教育局从健全校长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引育、教师正确价值观树立入手,出台了《平阳县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建立5年任期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争取县财政及全社会支持,在工资体系之外设立校长绩效奖励基金,营造“能上能下、有奖有罚”的工作氛围。依托校长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各所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不断扩大学校财权、人权、事权,为学校办学创造宽松环境。
同时,制定出台《平阳县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试行)》,落实12项优厚政策与待遇,填补了教育人才政策空白,近两年引入研究生49人。推进教师人才培养,2021年获评省教坛新秀4人,正高级教师1人,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75人、县级骨干教师281人;充分发挥全县80个省市县名师工作室、35个市县名师工作站作用,招收学员2400名,占公办教师总数36.4%,达到培养一批、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整体提升效果。近年来,我县教师在职称评审、竞赛、论文、课题等教育教学成果方面,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均居温州市各县(市、区)前列。
另外,我县还积极实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压减代课教师人数;建立公办幼儿园雇员制教师制度,缓解了编制紧缺压力。实施教师考勤改革,出台《平阳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弹性坐班制度(试行)》,规定教师每天在学校时间不少于6小时,引导教师把更多时间留在学校里,花在学生身上。
2020年,县教育系统还创成市第二批“四化”示范党支部1个、市党建“三化一创”示范校10所、市民办学校党建示范点2个、各类县级党建品牌10个;2名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分别被认证为市二级、三级“双强红领”,1所学校党组织书记获评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实现中小学党组织和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推动教师育人先立己。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引企入驻、校企合作,学校深入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新型办学模式,发挥现代学徒制优势,实施‘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学训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对企培训,为平阳企业经济转型培养急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职教惠企即‘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平阳二职提出了‘123456’办学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品质,推动校企产教中高职互融共通,打造浙南旅游行业和中国宠物行业职业教育高地。”这两段话分别是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陈顺高、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校长叶杨才在面对《浙江日报》采访时说的。两位校长不约而同提到校企合作,也正是当前县教育局所推进产教融合的理念。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创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打造具有平阳特色的职教品牌,促进我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我县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随着我县《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县教育局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确保专业对接更紧密、合作形式更多元、办学模式更多样、职业素养更扎实、职工培训更实效、制度机制更完善。
今年,我县全力融入部省共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深入实施中职四个“1+X”工程。3月份,我县承办了温州市职成教工作会议暨“新温商新瓯匠”人才培养推进会以及全国宠业公益宣讲课活动,温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新温商新瓯匠”人才培养指导中心落户平阳职教中心,平阳二职被授予“全国宠物行业教育培训中心”。
同时,我县还推进省、市级14个中职类及成人教育类品牌项目创建;4个省高水平专业启动立项,数量居全市前列;普职比连续3年均达到55:45要求,居全市前列。2021年6月省教育厅公布,平阳连续4年获评省职业教育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县(市、区)中唯一。县教育局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县(市、区)单位,典型做法将在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作交流。